上半年,鋼鐵行業雖有盈利,但僅僅是走出了發展中的低谷,還沒有從根本上走出困境。1月~5月份,鋼協會員企業銷售利潤率為2.84%,仍然遠低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率水平。從企業上半年生產經營情況來看,鋼鐵行業仍面臨著產能過剩、原燃材料成本高、無法完全滿足下游用鋼行業對鋼材品質的要求等挑戰。與會代表認為,當前鋼鐵行業主要面臨以下4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去產能過程中的資產處置、債務剝離、人員分流安置等問題難解決。關停產線涉及資產的處置與核銷問題,會造成企業資產損失。并且,產能關停后,企業的債務猶在。由于大部分鋼鐵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較高,債務剝離處置非常困難,人員分流安置的任務也較為繁重。對于這些具體問題,鋼鐵企業還需要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積極創新思路,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辦法。
二是企業的融資環境依舊嚴峻,融資貴、融資難問題猶存。在金融機構授信要求變嚴、鋼鐵行業信貸資產質量評級被下調的背景下,銀行嚴控鋼企融資增量,企業融資成本上升。此外,企業在推進債轉股的過程中,面臨“名股實債”且成本較高等問題,不利于企業去杠桿工作的推進。
三是環保壓力日益增大,限產對鋼鐵企業生產經營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根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對“2+26”城市行政區域內所有鋼鐵、燃煤鍋爐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執行特別排放限值,一些城市采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環保限產導致企業產量下降,同時,“一刀切”環保施政使企業安全隱患增加,并給生產穩定運行帶來了一系列困難。
四是稅收及各種附加費用負擔依然較重。例如,鋼鐵企業自發自用電量需要繳納政府性基金和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費,影響了企業推進節能減排、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水平的積極性。
在聽取了企業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后,王德春指出,雖然在去產能的過程中仍面臨著很多具體的問題和困難,但上半年行業運行情況表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確實給鋼鐵行業健康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果。鋼鐵企業要統一思想,堅定不移地推進化解過剩產能工作,防止“地條鋼”死灰復燃,推動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www.bikefest500.com |